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第16週 2016.12.23 論著與生活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第15週 2016.12.16 地方知識,兼12/30口頭報告說明
各位同學,12/30依照各位的期末考題回答1.口頭報告10分鐘,並2. 繳交期末紙本
限讀本內容,若必要涉及田野經驗最多1頁(1000字),
12/30我會搬碎紙機到教室。我覺得無聊的部分,會直接將報告送碎紙機後當場還給你。
允許各位同學可以開網路直播,但記得拍同學的表情。
(但通常被碎紙機的同學都沒什麼表情,酷酷的。)
1. 口頭報告:每人2,500字的口頭逐字稿(10分鐘,口頭報告限制在9:30-10:00內,不能短於九分半,也不能超過10分鐘。這意思是你得練習個兩三次。我會帶碼錶來,同學口頭報告前先說明練習次數。)
2. 書寫報告:博班6,000-8,000字;碩班4,000-5,000字;大學部2,000-3,000字(請註明字數,不包括參考書目、題目)
PS, 我若忘記搬碎紙機到教室,就直接用撕的。照例,你可以選擇生病。
碼錶在這裡
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
第14週 2016.12.9 文化的詮釋
本週我們回到《文化的詮釋》》(請注意「文化」一詞是複數形式)
各位同學除第1章厚描(多厚才算厚?)、第15章深度遊戲(多深度才夠深?)
這兩章節之外,請自行再選擇一章閱讀,並且留下這章的閱讀心得。
另外,閱讀Geertz的文章,請額外注意「案例」的劇情描述。
我們需要事件作為詮釋的練習對象,會較容易上手些。
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第13週 2016.12.2 期末作業題目口頭報告
旁觀者效應wiki 社會心理學中的「旁觀者效應」。
留
下
你
的
題
目
來
。
下
你
的
題
目
來
。
12.2晚上六點上課以前貼題目上來。
1. 題目僅限於本學期讀本、2. 印出來念、3. 標點符號不要出錯、4. 請勿用口頭說明。
補登大學部學妹的題目修改版
1. 題目僅限於本學期讀本、2. 印出來念、3. 標點符號不要出錯、4. 請勿用口頭說明。
補登大學部學妹的題目修改版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第11週 2016.11.18 燭幽之光
本週五課程:Available Lights,簡體版翻譯為「燭幽之光」,或是過往學長姐翻譯成「未盡事宜」。
這週我們會聚焦在「異質性並存」主題。照例,請同學留下閱讀心得。
這週我們會聚焦在「異質性並存」主題。照例,請同學留下閱讀心得。
備註:12月2日當週,請同學準備500字的期末作業題目描述(限這學期讀本內容,先別離題應用太遠)。不講課,我聽同學們報告。別忘了,這門課就是帶領各位如何提問;避免定義式的蠢問題。請參考歷屆「文化理論」博士資格考題,例如:
1. George Marcus在〈The Uses of Complicity〉文章裡評述過往人類學調查過程中——即便充滿困難恐懼、不確定、偶發事件,或是涉及倫理處境、自我懷疑——與研究對象建立起和諧一致的關係(rapport),始終是民族誌田野工作的門檻與成就標誌,依此彰顯外部者得以平和地進入內部者的世界(Ethnography through Thick and Thin, 1998:106)。然而人類學處境始終充滿合作、矛盾與衝突,於是人類學家與研究對象的「同謀」關係(complicity)——作為雙方對待彼此的互存狀態——表達了一項在田野調查時所面臨的「人類學諷刺」(anthropological irony; Marcus 1998:110)。這種民族誌書寫者的自我覺察意識和倫理姿態使得人類學逐漸反省究竟「我們」是誰:例如Johannes Fabian在Time and the Other(1983:157)宣稱「The We of anthropology then remains an exclusive We [略]」、Clifford Geertz在Works and Lives指陳「Who are we to describe them? 」(1988:135)、Akhil Gupta和James Ferguson在Culture, Power, Place(1997:24, 42-44)則強調「How can “we” anthropologists presumes to speak for “them,” our informants? [中間略] Who is this “we”?」請評論當代民族誌知識生產之「人類學諷刺」為何,並依據上述文獻回答「那麼,『我們』究竟是誰?」
2. Clifford Geertz在論述「人類學本質」時,堅稱「每個嘗試過的人類學家都知道,困難在於幾乎不可能去傳達這門學科的本質究竟為何,或甚至它的根源所在。 [⋯⋯] 我們缺少語言來說明,當我們在工作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似乎有一種文類消失不見了。」Geertz並且以某部電影中的口述情境說明此一「消失的文類」:「『小超人被困在帳篷中,他身邊只有圍成一圈的印第安人。大草原上已經升起了火,他沒有多餘的子彈,食物已經盡數吃完,夜幕降臨。小超人該如何逃出帳篷?第二十二章結束。』停頓一下,史肯頓整理了思緒,接著他說:『第二十三章。在小超人離開帳篷之後⋯⋯』」(《後事實追尋》中譯本,2009:162-4)。請申論Geertz認為的「消失的文類」指的是什麼?Geertz以個人經驗所提出的觀點為何?以及1980年代之後,詮釋人類學追隨者的主張又是什麼?
3. Clifford Geertz在〈宗教作為文化體系〉一章中表示「我們上演一齣沒有王子的《哈姆雷特》已經很久了」(1973:109),請詮釋其意;同時綜合闡釋Geertz其他論述(1973, 1983),如何透過「象徵符號」得以完成「文化體系」概念?並且解釋何以晚期Geertz於2002年受訪中澄清「我不研究體系」?
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第10週 2016.11.11 後事實追尋
各位,本週我們回到一個稍具正常的授課議程Geertz的詮釋人類學講起。
但是我們以一種「時光回溯」的方式來討論詮釋人類學的關心議題:
從歷史的角度回頭看「「意義的偶發性」
照例,請各位同學在留言欄內把閱讀心得貼上來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第5週 2016.10.7 文化的困境
本週五的講題由博士生李建霖、劉孝宏兩位學長共同主持。
兩位學長為《文化的困境》中譯本的導論作者。敬請期待!
本週討論的主題為「民族誌書寫的困境為何?有哪些困境?
Clifford如何回應?今日的人類學處境又將如何回應Clifford的說法?」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第4週 2016.9.30 文化的書寫
一、1986年出版《文化批判人類學》及《書寫文化》至今30年,這30年來民族誌調查發生了什麼事?
二、30年前的民族誌書寫範式(作者消失於文本)遭到質疑與批判,而今日的「文化書寫」帶來何種轉變(與轉向)?
2016年9月6日 星期二
9/5 Week 1 詮釋人類學
各位同學,老師目前仍在美國有要事無法趕回台灣(機票已經延後了三次)。
請同學第一週先
1. 下載課綱,請點這兒
2. 第三週讀本,請點這兒(然後要事先閱讀)
3. 第三週上課前,請在這兒留下閱讀心得(500字以內),大致上你對於那一論述印象深刻(課堂上再請你發表你的看法)
4. 聽說修課人數眾多,目前還不清楚系上安排哪間教室給我,所以事後會公布
5. 請同學把需要自行準備的書籍準備好(包括第四週)
這門課會有一份期末報告,但在這個階段我希望同學們先學會「如何問一個好問題」(會優先於「如何寫一份好報告」)。各位在這學期的閱讀過程中,要仔細面對各週讀本的作者如何提問。(特別是Jim Clifford的文本。他很會問好問題。)我們在課堂上也會不斷練習「如何提問」。但最重要的是,書寫下來的心得才是自己的。上課聽講或是自行閱讀都總是別人的想法,唯有寫出來才算數的。
我們在第三週9/23就正式上課。若有任何問題,請在這兒留言。我會回復。或是直接email給我也行。並預祝各位中秋佳節快樂。
請同學第一週先
1. 下載課綱,請點這兒
2. 第三週讀本,請點這兒(然後要事先閱讀)
3. 第三週上課前,請在這兒留下閱讀心得(500字以內),大致上你對於那一論述印象深刻(課堂上再請你發表你的看法)
4. 聽說修課人數眾多,目前還不清楚系上安排哪間教室給我,所以事後會公布
5. 請同學把需要自行準備的書籍準備好(包括第四週)
這門課會有一份期末報告,但在這個階段我希望同學們先學會「如何問一個好問題」(會優先於「如何寫一份好報告」)。各位在這學期的閱讀過程中,要仔細面對各週讀本的作者如何提問。(特別是Jim Clifford的文本。他很會問好問題。)我們在課堂上也會不斷練習「如何提問」。但最重要的是,書寫下來的心得才是自己的。上課聽講或是自行閱讀都總是別人的想法,唯有寫出來才算數的。
我們在第三週9/23就正式上課。若有任何問題,請在這兒留言。我會回復。或是直接email給我也行。並預祝各位中秋佳節快樂。
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105-1《詮釋人類學》課綱說明
本課程企圖幫助同學們瞭解當代社會/人文科學研究涉及關於「理解在地者觀點和看待地方知識」、「書寫及職權」、「研究者與研究主體之關係」,以及田野工作反思」等問題和挑戰。這類探究「地方知識」及相關反省話語,揭露了社會/人文科學研究之處境︰「研究者如何探究部落知識?並且如何書寫?」,以及研究者如何可能擁有關於在地者怎麼思想、感受和理解的知識。本課程基於上述之議題背景,從Clifford
Geertz之〈詮釋人類學〉以及當代詮釋人類學追隨者之論述談起,探討社會/人文科學書寫何以彰顯、再現和反省部落知識。同時本課程關注於社會/人文科學作為一項彰顯「文化範疇之意義結構」的學科訓練,此一詮釋人類學論述如何在跨學科領域中應用與討論。
自1960年代以降,關於文化再現的認識論方法歷經顯著之變動,尤其以Clifford
Geertz為代表的詮釋人類學興起後,有別於F. Boas一派論者對於以文化識別之分類為主的古典人類學,及以B.
Malinowski為首的功能主義學派。Geertz以詮釋學研究方法在當代民族誌書寫理論上具極重要之地位,其民族誌研究的詮釋意義,超越由T. Parsons所主導的功能主義論。從1980年代開始,民族誌書寫在「修辭」與「田野經驗」兩議題上的思考成為人類學反思的論述核心。在這過程中,民族誌作品不斷地突顯出對自身世界與他者文化持續交互對照。即民族誌書寫不再是強調兩個極端的文化對比,而是呈現出書寫者就自身與他者文化,帶有混雜、交揉、並具諷剌性的思緒過程。
本課程將有系統地研讀11本關於詮釋人類學的作品,同時配合Prof.
James Clifford來台訪問之故,故在上半學期將先行閱讀Clifford的著作。透過Clifford卓越的修辭書寫,理解「人類學技藝與應用」,接續於後半學期著重於Geertz的詮釋論述。本課程之目標旨在理解美國自1960和1970年代詮釋人類學之興起其對「民族誌的實驗寫作」(ethnographic
experimentation)的影響,其中關注之議題包括「再現的危機」(crisis
of representation)、人類學知識的授權(authority),以及「反省式民族誌」(reflexive
ethnography)。其中特別就1980年代以降,當代詮釋人類學理論的發展內容和影響作整合性的比較和分析。
課程規劃
本課程規劃每次1冊國外經典讀本為研讀進度(共11冊),對於教學內容疑難之處於課堂間以即席提問方式,以探討該讀本於不同理論與學科訓練間應用與對話之可能,進一步深化對文本之理解與作者的書寫概念。本課程由授課教師主講,上課學生無需準備「導讀」(節省師生寶貴上課時間),但仍需於課前研讀指定該週讀本教材,撰寫閱讀心得,並上傳教學網頁。本研讀課程設有此專門教學網站,並委由本課程助理維護,每週定期更新網頁內容,含當週導讀文本、討論主題、相關閱讀資料、導讀資料。課程結束後一週內,整理該週課程提問與討論紀錄並公告上傳,以開放學術資訊意見交流。
上課內容
週次
|
日期
|
主讀人
|
研讀內容
|
1
|
2016年9月9日
|
課綱及上課內容介紹
|
|
2
|
2016年9月16日
|
中秋節彈性放假
|
|
3
|
2016年9月23日
|
George Marcus and Michael M. J. Fischer,
1986, 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 An Experimental Mo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s. 中譯本《文化批判人類學》繁體版。*
|
|
4
|
2016年9月30日
|
James Clifford, and George Marcus, ed,
1986,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中譯本《寫文化》簡體版。
|
|
5
|
2016年10月7日
|
James Clifford. 1988. 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 《文化的困境》(初譯稿)*
|
|
6
|
2016年10月14日
|
James Clifford. 1997. Routes. 《路徑》(初譯稿)*
|
|
7
|
2016年10月21日
|
James Clifford. 2013. Returns. 《復返》(初譯稿)*
|
|
8
|
2016年10月28日
合併博班《文化理論》
|
James Clifford 課堂訪問
上課時間改為2-5pm |
|
9
|
2016年11月4日
|
期中評量
|
|
10
|
2016年11月11日
|
Clifford Geertz. 1997. After the Fact. 中譯本《後事實追尋》繁體版。
|
|
11
|
2016年11月18日
|
Clifford Geertz. 2000. Available Lights. 中譯本《燭幽之光》,簡體版。*
|
|
12
|
2016年11月25日
合併博班《文化理論》
|
林徐達 2015 《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台北:桂冠。*
|
|
13
|
2016年12月2日
|
上課內容待決定
|
|
14
|
2016年12月9日
|
Clifford Geertz.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中譯本《文化的解釋》簡體版
|
|
15
|
2016年12月16日
|
Clifford Geertz. 1983. Local Knowledge. 中譯本《地方知識》繁體版
|
|
16
|
2016年12月23日
|
Clifford Geertz. 1988. Works and Lives. 中譯本《論著與生活》,簡體版。*
|
|
17
|
2016年12月30日
|
綜合討論
|
|
18
|
2017年1月6日
|
學期評量(繳交期末作業)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