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12月4日(五)18:30─20:00 畢恆達教授演講

screenshot_03
cut
時  間:2009年12月4日(五)18:30─20:00
地  點:原民院A206教室
主 講 人:畢恆達教授(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關於塗鴉──

  自有人類就有塗鴉(graffiti),它主要可以分成大眾塗鴉與街頭塗鴉二大類。大眾塗鴉的塗鴉者是常民、大多數匿名、大都以文字或簡單的線條書寫與畫圖、係偶發的行動。依據其塗鴉內容,又可以再區分為到此一遊塗鴉、愛情塗鴉、色情/性愛塗鴉、青少年塗鴉、政治/社會塗鴉等。

  另一大類為街頭塗鴉,係受到紐約地下鐵塗鴉風潮的影響,其特質包括塗鴉者為特定人士、有形成團體或次文化、塗鴉為有計畫的重複性行動、通常有特定的美學形式、大都出現在公共開放空間。塗鴉雖然經常是一個私下的行為,但是同時反映了該社會的共識與禁忌。塗鴉也是對權威的雙重挑戰,從內容而言,它表現了禁忌的想法與語言;從空間而言,它破壞其他人或公共的財產……





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11/28 余安邦老師演講授課

出席情況:助理教授盧玉珍老師;博士班:5人(男3人 女2人);碩士班:20人(男4人 女16人);大學部:1人(男0人 女1人)



◎ 自身經驗分享──過去曾在屏女帶一個以教師為成員的讀書會,並且在其中一名成員喪父後,作了一個關於死亡課題、為期一年的田野。這對本身而言是一個自我轉化的過程,和他人生命經驗的交會,並且在之後改變了看待世界的方式。這邊再提到學生時期,本身是受正統的自然科學心理學訓練,對於目前新興的詮釋學、現象學等取向並不是非常熟悉,其實也和大家一樣都還在摸索;不同的理論就像是很多個視窗,能讓人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學習理論必須精確,因為它會影響你的思考模式。當年讀博士的時候,教授對這方面特別要求,甚至連年代都要清楚標明,讓學生受到很大的心理創傷。

◎ 近年(2004)謝國雄教授提出一種「社會誌」的概念,這是相對於人類學的民族誌所產生的;謝教授強調四位一體的田野工作:存在論、認識論、基本議題和技法的結合。在這邊我們必須先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田野?其形式和素材其實具有很多面向;田野工作者在過程中必須重新摸索並認識自己,該如何很快地進入他人生活的處境以及當下自身與世界的關係,都是問題所在。存在論在此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田野工作本身就是一種社會行動,行動本身的意義和多重性不一定會外顯讓你看見;認識論則是你如何理解這個世界、又透過什麼樣的方法;基本議題是理論的依據,包括自身的立場如何影響你的思考和語言概念,這邊就要回到先前提到的理論訓練部分的重要性;技法是使用的技術與方法,比如田野技巧、訪談大綱甚至問卷設計等。

◎ 文化心理學跳脫個人內在的認知、情感或者情緒的部分,關心culture(文化)和mind(心智或心靈)之間的關係。這邊會出現兩個很重要的問題:第一,文化是什麼?文化是動態而不可捉摸的,受自然科學訓練的人會將文化化約成幾個層面以方便操作計算,這就掉進陷阱了;第二,心智是什麼?人類學號稱人的科學,卻偏向處理文化方面的問題,而我們則是將個人心智狀態放回脈絡中作觀察。可以說文化心理學是心理學和人類學的交會,且包括與其他社會科學(如歷史學)的結合。

◎ 文化心理學不只關心個人歷史,也關心每個社會/團體/族群。田野中會碰到很多事、很多人和很多話語,我們必須將其結構化,結構化不是固定化,而是去理解那些行動之下的思維。我們透過經驗的書寫傳達部分的經驗,而其中更大一部分是無法以書寫傳達的。本身結婚時有一個經驗,要祭祖、且入門前必須跨過火盆,我們自己可能不明白這具有什麼意義,但是老人家會告訴你為什麼要怎樣做。這就是文化的無所不在,你可能無法清楚說明那是什麼,卻又什麼都是;文化會告訴你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大部分的文化心理學家都是跨文化的,其中一部分和心理人類學結合,受到自然科學取向的實證理論影響很大,並且還不算是一門發展完全、內部完全同質的學說,其中有很多流派且有許多理論挪用的狀況。

◎ 田野工作有三個面向:事件、意向與故事。意向並非企圖或者想望,而是只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間的關係,以及進入田野之前的問題意識;故事看起來簡單,實則涉及said(敘述內容)和saying(敘述方式,如何說出來)的問題,人們會怎麼說?又怎麼會那樣說?換一個敘述者可能又是另外一種說法,其內容可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如何被敘述者無意識地生產出來。

◎ 接下來談到文化與心理病理治療的部分。我們必須脫離以生物醫學為主的精神醫學,將症狀和疾病轉向社會中心看待,視心理症狀為一種社會心理歷程。在一次和精神病患家屬對話的經驗當中,我發現真正痛苦的並非病患本身,反而是無法與病患溝通的家屬;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看待問題(看待疾病)的方式,「無法理解」的問題可能是來自自身的無知,也許病患才是我們學習的對象也不一定。當然這些可以用生物的原因作出解釋,但同樣的現象也可以用文化的角度看待,並因此產生不同的理解。這是文化與心理病理的發展趨勢,將症狀的意義歸咎於自我知識本身所產生,是文化概念、文化態度和個人經驗歷程三個層面的相互牽涉。用圖片說明文化心理病理生活世界中的負顯化:日常生活中的變動和壓力涉及的是第一層operating world方面;怨恨則往內進入第二個層次;憂鬱和焦慮等等的情緒牽涉到the real的部分;精神病症則進入最內圈的body。

◎ 文化如何形塑你的意識是一個概念化的過程──文化和個人的心智產生碰撞。舉慈惠堂影片為例,裡面牽涉到完全信任的問題,穿越身體和生命經驗來到更為內部的一種關係。人有很多心理現象是社會上不同族群都共同擁有的,每個人可能都有一部分的行動或者思維是按照相同的模式,該模式具有特定的功能和特性,其作為人在不同社會生活的能動性。

問題討論:
問:在老師給我們看的慈惠堂紀錄片當中,除了人必須要過火淨身之外,神明雕像似乎也有做過香爐淨身。神明為什麼也需要淨身?透過俗世間的人去做這樣的動作有意義嗎?
答:我要先反問,妳自己如何去理解「神明過香爐」這樣的動作?我認為,香爐不只是淨身的概念,可能代表一條神明所走的路,香爐成為神要前往人間的一種中介,並藉其表示空間轉換。第二個問題,妳的問題當中其實預設了一種因果關係、一種人間的規則,其實這種事情很可能本來就沒有道理;如果先預設真的有外在於人、類似神明的存在,祂又該如何彰顯神蹟?目前我們看到的就是透過人作為一種媒介來彰顯。

問:為什麼老師會選擇詩這種比較簡化的形式來紀錄在深坑的田野心得?若用散文或者其他紀錄形式也許能表現更多東西。又,老師在論文中以詩作為序論又什麼特殊意涵?
答:因為我喜歡。(大家笑)當然是開玩笑的。和其他形式相比,詩的語言其實是更加精緻的。會選擇用這樣的方式書寫,主要也不是要讓別人理解,而單純是書寫自己的感覺,紀錄一種生命的過渡。論文中的詩則是因為我不喜歡太制式的論文,缺乏感動和生命力,而只能成為一種知識對象,所以會嘗試放進一些不同的東西。

問:老師對於助理製作的、搭配詩的照片挑選滿意嗎?雖然不能說完全了解師的意涵,不過真的有感動到我。
答:助理做的事情我們一定要滿意啊。(大家笑)那個畫面其實我並沒有特別去構思,書寫的當下就只是一種衝動,語句會從腦袋裡跑出來,只需要去安排它的位置。這些都是沒有規劃的。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期末報告題目12/12上課逐一討論

各位同學這是三年前《詮釋人類學》的參考考題。請用一頁「段落敘述」方式(而非底下這些題目的形式),描述說明期末報告題目,同時歡迎同學們將本課程讀本觀念和理論結合時事議題(但請勿過多個人田野研究內容),期末報告題目12/12上課逐一討論。

一、 試論述Clifford Geertz所強調的人類學知識,並試圖由以下的思考路線予以佐證。
Local Knowledge – Anti-Anti-relativism (vs. Boon’s “Relative Relativism”) – “Moral/Law” – Cultural Pluralism – Uses of Diversity

二、 請討論「詩」(poem)在Geertz的著作中所出現的論述形式,包括其背景、隱喻,和用法(e.g., “translation”),並且將此一討論延伸至Geertz對「藝術」(art)的看法,其中包括將「藝術視作為一項文化體系」(“Art as a Cultural System”)

三、 試論Geertz對Lévi-Strauss的論述,以及你對該論述又有何看法。(Comments on Geertz’s comments on Lévi-Strauss)

四、 試論在Geertz的論述中,有哪些概念和觀點是來自Weber?他又如何應用在人類學的文化研究範疇之內?

五、 試從以下其中一個角度來審視Geertz的觀點︰經濟、宗教、政治(意識形態)、Power(e.g., New States)、Personhood、象徵。

六、 Geertz就人類學的立場其對「歷史」的看法為何?他又如何在他的著作中表達其歷史研究的人類學論述,其中Geertz如何在其歷史的論述中現身。(e.g., Agricultural Involution, Negara)又,歷史學家從Geertz的人類學研究上有獲得什麼啟蒙?(e.g., Natalie Davis)

七、 試討論Geertz對人類學的知識形塑與建構的論點,以及他的「文化觀」。其中包括以下的概念︰“Local Knowledge,” “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 “Cultural System,” “Being Here/There (Reading/Writing; Writer/Author),” “Moral.”

八、 試呈現Geertz的詮釋學訓練與論述(hermeneutical discipline and discourses),並從其論述中再現其詮釋學的方法論。

九、 請具體說明你認為Geertz的〈詮釋人類學〉是什麼?並批判其人類學理解(anthropological understanding)的論點和特色包括哪些?

十、 試比較Gregory Bateson在《Naven》裡所討論有關Iatmul族人的ethos(精神氣質),與Geertz在1973年《文化詮釋》中第4章(Religion As a Cultural System)、第5章(Ethos, World View, and the Analysis of Sacred Symbols)與第14章(Person, Time, and Conduct in Bali)之間的異同。(2009.11.21 update)

十一、Please reviews each notion below that appropriated from someone else and its application as well as anthropological influences.

11/28 余安邦老師《文化心理學》授課演講(點圖放大)

screenshot_02


下載上課閱讀資料,請各位同學上課前自行閱讀(資料很多,請同學們預留時間閱讀)
1. Anthrop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ultural Psychology (LeVine)(下載
2. Celebrating Geertzian Interpretivism (Bruner)(下載
3. 余安邦--文化及心理療癒的本土化生成(下載
4. 余安邦--穿越時間的過渡(下載

11/21 《Naven》上課筆記

出席狀況:博士生4人(男3人 ,女1人);碩士生14人(男2人 ,女12人)。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11/9《更生日報》(點圖放大)


IMG_4284.JPG

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11/7羅正心老師授課「地方知識」

出席狀況:助理教授盧玉珍;博士生4人(男2人 ,女2人);碩士生28人(男6人 ,女22人)。
P1120339 P1120331
P1120332 P1120324
P1120327 P1120329
授課讀本︰Geertz, Clifford. 1983. Local Knowledge.
羅正心老師授課PPT下載<人類學與地方知識>與<土著觀點>

詮釋人類學的興起

◎ Geertz在1973年出版的《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中大致奠定了詮釋人類學的樣貌,1983年《Local Knowledge》則加強前作中的論點,並深入說明詮釋人類學的方法,兩本書可以看到連續的關係。

◎ 詮釋人類學誕生的背景是在1960年代,此時世界局勢開始轉變,殖民力量衰退,因殖民需要而產生的人類學內部開始出現自我批判的聲音,人類學分別朝三個方向發展:一,由功能論、因果式的論述,轉向心智、意義取向;二,以田野工作作為民族誌的方法;三,民族誌中出現社會化、政治化的特色。

◎ Geertz以詮釋(interpretation)取代解釋(explaination)一詞,從判斷式的物理描述轉而注意行為的語意學。Geertz曾引用韋伯的觀點,說明「文化是人所編織的意義之網」──詮釋人類學並非用實證科學的態度去追求某種法則,而是以詮釋的方式尋找意義。透過象徵,我們尋找人們作會社會生活實際指導的原則,這個原則是地方百姓所認為的,而非被制定出來的。

《Local Knowledge》授課內容

◎ 在〈從土著的觀點來看:論人類學理解的性質〉中,Geertz討論了人類學者在田野工作中的態度,以及該如何「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我們看到即使是Malinowski這樣的田野工作祖師都會對自己所制定的方法感到疲憊,更在身後出版的日記中被揭示;排除道德批判的部分,人類學者總會在「經驗親近」和「經驗疏遠」兩種敘述方式中兩難。Geertz認為人類學者並不是要把自己變得和地方百姓一樣,而是要找到他們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詮釋後讓大家都能理解那樣一種看法。本章中舉出爪哇、峇里島和摩洛哥三個例子作比較:在爪哇,內在世界受到宗教的陶冶而呈現平靜狀態,而外在世界則以禮儀約束;峇里島則用儀式構成整個日常生活,人們成為儀式中的某個角色,個人的位置被模糊,表現著一場永恆、正在上演的戲劇;摩洛哥則是什麼樣的人都有的雜亂之處,因此他們運用一種象徵的手法來分辨不同的人,這種稱為「Nisba」的語意學順應環境不同,時而精確實而模糊。本章提出一種方法論,要從地方特殊性連結到世界普同性,必須先理解他們的表達方式──人類學者不必變成對象本身,也能了解對象。

◎ 在〈藝術乃一文化體系〉中,Geertz說明欣賞不同時代或民族的藝術和理解相異的文化,用的其實是同一套的辦法。美感並非生理所決定,而是從日常一般的經驗中萃取出來的;無論是在製作藝術、還是在過日常生活,都是同樣的情調。如果你要欣賞宗教繪畫,就必須回到十五世紀的宗教和社會氛圍中去理解,而不能只用自己的文化去看。Geertz在此舉出伊斯蘭文明的講話技巧作為說明:我們想了解伊斯蘭文明底下人們有如詩學般、準確得有如儀式唱讚的日常說話方式,就必須先理解他們日常生活中《可蘭經》的特殊性質、詩學的演出情境和競爭式的人際溝通。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每種藝術理論其實都是文化理論。

◎ Geertz在〈中樞、帝王與領袖魅力:關於權力象徵的反思〉中討論的則是關於領袖魅力(charisma)塑造的部分:英格蘭的伊莉莎白女王,以出巡整套的儀式表達基督教的道德主義;爪哇的哈顏‧烏魯克以華麗的儀式表現印度教的美學主義;摩洛哥的哈珊則用不斷的、長時間的出巡表現運動與能量。這全都是一種「偉大的虛構」,和美國總統選舉一樣,塑造出權力的氣氛。

◎ 在〈地方知識:比較觀點下的事實與法律〉中Geertz描述了三個地方的法律感性(或可稱之為文化氣質),說明法律是被建構的:伊斯蘭強調真理,認為現實的本質是由阿拉決定,這種命令式的、主動而絕對的本質貫穿形上學的道德和世間的司法,在判決中,道德上可信的人的效力大於物質證據;印度則重視義務與功德,每件事情都應該恰如其分,權利和義務在社會秩序中是先驗的,支配著所有事物的角色和行為,以是否落在既定的行為框架中判斷對錯;馬來人以習慣和社會共識為標準,慣例就是一切,司法審判的重點並不是其結果而是一種讓參與者都能滿意的過程,社會和諧就是法律的要求。在此可以發現無法以技術性的語言討論法律,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套制度。我們可以了解到所有的文化都是地方知識,是社會建構出來的東西,藝術、法律甚至常識都是出自同一套思維。因此,不同的文化無法化約,各地方的知識差異也不能被抹滅,應該使用一種協調對比的方法,紀錄經驗和表述生活的不同方法融匯為親近的概念,而非非解析出規律或者抽像出類型或求普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