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7日 星期一

「詮釋與反思」課程說明


screenshot_01
(課綱同時可由這兒下載

課程目標與說明

本課程接受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之補助,透過本經典研讀計畫課程之授課,幫助同學們瞭解當代社會/人文科學研究涉及關於「理解土著觀點和看待地方知識」、「書寫及職權(authority)」、「研究者與研究主體之關係」,以及田野工作反思」等問題和挑戰。這類探究「地方知識」及相關反省話語,揭露了社會/人文科學研究之處境︰「研究者如何探究部落知識?並且如何書寫?」,以及研究者如何可能擁有關於土著怎麼思想、感受和理解的知識。本課程基於上述之議題背景,從Clifford Geertz之〈詮釋人類學〉以及當代詮釋人類學追隨者之論述談起,探討社會/人文科學書寫何以彰顯、再現和反省部落知識。同時本課程關注於社會/人文科學作為一項彰顯「文化範疇之意義結構」的學科訓練,此一「詮釋與反思」論述如何在跨學科領域中應用與討論。

自1960年代以降,關於文化再現的認識論方法歷經顯著之變動,尤其以Clifford Geertz為代表的詮釋人類學(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興起後,有別於F. Boas一派論者對於以文化識別之分類為主的古典人類學,及以B. Malinowski為首的功能主義學派。Geertz以詮釋學研究方法在當代民族誌書寫理論上具極重要之地位,其民族誌研究的詮釋意義,超越由T. Parsons所主導的功能主義論。從1980年代開始,民族誌書寫在「修辭」與「田野經驗」兩議題上的思考成為人類學反思的論述核心。在這過程中,民族誌作品不斷地突顯出對自身世界與他者文化持續交互對照。即民族誌書寫不再是強調兩個極端的文化對比,而是呈現出書寫者就自身與他者文化,帶有混雜、交揉、並具諷剌性的思緒過程。

本課程於九十八學年度上學期起,以12週課堂有系統地研讀11本關於詮釋人類學的經典作品,學期上半部由處理Clifford Geertz關於詮釋人類學的概念化議題開始,聚焦於Geertz的4部著作,透過對其生產之「人類學工藝」的周詳理解,以達成系統化、獨立性解釋的可能。上學期下半部規劃為進階課程——「反思民族誌」,其目標旨在理解美國自1960和1970年代詮釋人類學之興起其對「民族誌的實驗寫作」(ethnographic experimentation)的影響,其中關注之議題包括「再現的危機」(crisis of representation)、人類學知識的授權(authority),以及「反省式民族誌」(reflexive ethnography)。研讀文本就1980年代以降,當代(詮釋)人類學理論的發展內容和影響作整合性的比較和分析。

研讀方法
本研讀課程計畫企圖透過計畫主持人(即本課程授課教師),邀請國內人文社會領域相關學者,進行不同研究經驗與專業知識間的跨學科對話,提供師生一項延伸思考與討論空間。本課程規劃11冊(每週1冊)國外原文或英譯經典讀本為研讀進度,就教學內容連接延伸閱讀文章,對於內容疑難之處於課堂間以即席提問方式,以探討該讀本於不同學門間應用與對話之可能,近一步深化對文本之理解與作者的創作意念。本課程要求修課同學於課前研讀指定原文讀本,在課堂上邀請當週主讀人以導讀方式分享閱讀心得成果,並適時帶進該週研讀主題,以提問方式與師生進行對話。本研讀課程設有專門教學網站(Blog),並委由本課程助理維護,每週定期更新網頁內容,含當週導讀文本、討論主題、相關閱讀資料、主讀者簡介與導讀資料。課程結束後一週內,整理該週課程提問與討論紀錄並公告上傳,網站將另開設討論區,以開放學術資訊意見交流。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從一個美國學者的觀點來看Java農業內捲化的現象,當時Gerrtz書寫的重點提到該島的糖、米共生關係及人口密度之間呈正比的現象,這在當時似是一種新發現,不過時至今日的Java當地人民或研究者是否有過跟Gerrtz不一樣的看法?當世界的其它角落的人正在談論他們時,內部的聲音又如何呈現?有人知道他們的想法嗎?

田野工作者 提到...

抱歉!來晚了!(真的放假放到有點晃神~~)我也不清楚。但是回到課本內容,重點並不在於今日的爪哇,《農業的內在變化》談論的是19世紀中期,荷蘭殖民主義力量進入印尼的政策和地方耕種地形、農作和被殖民者習性的「搭配」。「米糖共生」(真棒的詞)便是在這種殖民政策下的意外產物(並且殖民政府也並不禁止)。至於人口密度與「米糖」顯然是成正比,不過我想重點並非米糖而是土地。謝謝你的提醒!有空常上來聊天(抱歉!不知道你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