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情形:博士生:4人(男3人 女1人);碩士生:12人(女12人);
大學部:8人(男1人 女7人);羅正心教授、陳毅峰教授
◎旅行的文化,與文化的旅行
流動與移動不只是當代社會的顯著現象或重要特徵,甚至是一種社會型構的本質(the nature of social formation)。參考論著如社會學家J. Urry, Z. Bauman; 人類學家A. Appadurai, J. Clifford etc.
旅行作為一種文化(travel as culture)
文化作為一種旅行(cultures-in-traveling)
◎觀光凝視,及其反思
對比於大量研究「旅行動機」的社會心理學傳統,關注在「個別性的推因」(individual push factors),Urry則強調旅行動機∕預期的社會文化建構。這不僅是理解「人們為何與何時想要旅行」,同時也要探究「人們選擇去哪裡」的關鍵影響。
旅行不僅指涉物理上的身體移動,亦涉及出發之前的社會文化日常實作。對比於旅遊實作的具體性與短暫性,前旅遊實作(pre-travel practice)是比較隨意、廣泛而長期的。它同時蘊含了行動者主體的想像和慾望,以及形塑這些預期的各類建構(像是經由跨國媒體文本所展現的異地影像、成群的「旅遊專家」所提供大量相關描述和論述,等等)。
有學者批評「凝視建構」的命題太過於結構決定論,使得旅行的實作變得被動甚至靜態,缺乏賦予行動者自身展演、乃至轉化的可能性。Dean MacCannell以「二次凝視」(second gaze)作為Urry的概念增補。所謂「二次」的意義相當微妙,一方面賦予行動者在旅行實作中,其展演性(performativity)和與原建構協商的空間;另方面卻又不毀棄「凝視建構」的框架,進而關注其與時空並進的修正及「再建構」。
◎旅居與日常漫遊的社會學研究
旅居是「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趨勢中日漸顯著且相當特別的一種遷移或旅行經驗。無論是離開原居地到他國暫居一段時間,抑或是頻繁往返於兩國之間,所謂的旅居者(sojourner),一般而言,比觀光客(tourist)涉入異地文化更深,但卻又比移民(migrant)的進入更淺。近十年來雖有一些研究開始對旅居者的流動動機、認同變化等,與傳統移民研究和觀光研究進行比較分析,但其論述大抵都將旅居者「返鄉的預期心理」與「對家鄉的理想化」視為普遍狀態,而反覆重提諸如「旅居者無意融入或被同化至當地社會」的基調。
旅居者的位置是曖昧的,擺盪在短期觀光與永久移民之間,是一種流動而善變的認同。他們某部分像輕盈探訪都會浮光掠影的旅客,某部分又像普通移民在異國城市的邊緣辛苦生活。英國社會學家O’Reilly細膩討論了旅居者的雙元角色(既∕不是旅人,又∕也不是住民),如何在其旅居日常實作(sojourning daily practice)中協商、滑動、反覆重構,此結論與Clifford的核心論述:「旅於居∕居於旅」,相互呼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