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第10週 2012.11.15 後事實追尋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關於『異/譯』文化脈絡:在地知識與去穩定的人類學運用
慢慢去咀嚼⋯⋯『經由部分來領悟真實的全體』以及『經由全體的掌握所突顯的部分』二者之間,以一種持續循環的理解練習,藉以彼此補充與辨明。『譯文化』到『異文化』的語言轉譯⋯⋯此一訓練要求始終是人類學有別於其他社會科學的重要特徵:一是藉由長期『置身現場』的田野調查方式,獲得在地者自所處的文化脈絡所陳述之觀點;二是民族誌書寫作為在地知識的呈現內容,以及異文化脈絡的轉譯和分析形式。人類學的現代任務不僅陳述異文化脈絡中的在地觀點,而是同時地去除了我們自身文化價值的穩定性,Geertz以為這種去除原先穩固的理解常識之認識論,企圖『損害我們原有的自滿,並且自此刻傲慢世界中直接釋放出來,使得我們不再如此自信與滿足。於是人類學是一項帶顛覆性質的行業:它所要顛覆的不是道德層次上的問題,而是狂暴、執拗頑固的封閉經驗。其中有段話令我回味許久⋯⋯Greetz曾用『讀一首詩、聽懂一則笑話、重讀一次《馬克白》或是看一場棒球』表達文化的領悟方式,它不必然是一項條理分明的遵守原則,反倒是透過隱喩形式的人生哲學、幽默的運用、文學修辭,或是行為活動等元素,彰顯文化脈絡下的整體感受和體會。那『異』到『譯』之間的過程⋯⋯我的窮究和挑戰!
之於那⋯⋯反『反相對主義』
本文反射鏡式的題目目的在於暗示種企圖:抵銷一種觀點,而非維護它聲稱要予抵銷的這種觀點。對於自已來說是一種沒有接觸過的敍事法。『反對相對主義最佳證據⋯⋯⋯正是人類學家活動本身,而贊成相對主義的最佳證據則存於人類學家的著作中⋯⋯在其著作中尋其蹤跡時,人類學家把膚淺的和不規則的、以前沒有發現如此難以跨越的文化邊界變成了深不可測的溝,用以保護他們自已的身份,並向哲學的聽眾提供他們正好想要聽的東西(斯波伯)。對反相對主義的反對不在於它反對了一種『方式就是一切的』知識方法或羅馬時代的道德方法,而在於它以為它只可能被超文化的道德和超道德與文化的知識所擊敗。按照認為必該如此的方式來談論事物,今日已不再可能。⋯⋯或許吧!敍事的手法愈是複雜愈能改變我們對感覺的感覺和對知覺的知覺以致能更深入其中!

有關『論地方知識的所有權與研究職權』
本文探討人類學研究如何彰顯、再現和反省部落的地方知識。其內容包含了深描所形塑在地者觀點下之文化意義、當代民族誌反思與田野中『研究者﹣報導人』二者之關係,以及在地人類學家的期許。在『司馬庫斯的碩士口試』突顯了部落的自主意識、地方知識的理解和詮譯、研究者自我定位,以及研究者面對自身部落文化逐漸流失而感到焦慮等課題,同時給予人類學研究兩個面向的深度思考、諷刺和挑戰⋯⋯再度讓我見識到了深描

如珍 提到...

關於『異/譯』文化脈絡:在地知識與去穩定的人類學運用
慢慢去咀嚼⋯⋯『經由部分來領悟真實的全體』以及『經由全體的掌握所突顯的部分』二者之間,以一種持續循環的理解練習,藉以彼此補充與辨明。『譯文化』到『異文化』的語言轉譯⋯⋯此一訓練要求始終是人類學有別於其他社會科學的重要特徵:一是藉由長期『置身現場』的田野調查方式,獲得在地者自所處的文化脈絡所陳述之觀點;二是民族誌書寫作為在地知識的呈現內容,以及異文化脈絡的轉譯和分析形式。人類學的現代任務不僅陳述異文化脈絡中的在地觀點,而是同時地去除了我們自身文化價值的穩定性,Geertz以為這種去除原先穩固的理解常識之認識論,企圖『損害我們原有的自滿,並且自此刻傲慢世界中直接釋放出來,使得我們不再如此自信與滿足。於是人類學是一項帶顛覆性質的行業:它所要顛覆的不是道德層次上的問題,而是狂暴、執拗頑固的封閉經驗。其中有段話令我回味許久⋯⋯Greetz曾用『讀一首詩、聽懂一則笑話、重讀一次《馬克白》或是看一場棒球』表達文化的領悟方式,它不必然是一項條理分明的遵守原則,反倒是透過隱喩形式的人生哲學、幽默的運用、文學修辭,或是行為活動等元素,彰顯文化脈絡下的整體感受和體會。那『異』到『譯』之間的過程⋯⋯我的窮究和挑戰!
之於那⋯⋯反『反相對主義』
本文反射鏡式的題目目的在於暗示種企圖:抵銷一種觀點,而非維護它聲稱要予抵銷的這種觀點。對於自已來說是一種沒有接觸過的敍事法。『反對相對主義最佳證據⋯⋯⋯正是人類學家活動本身,而贊成相對主義的最佳證據則存於人類學家的著作中⋯⋯在其著作中尋其蹤跡時,人類學家把膚淺的和不規則的、以前沒有發現如此難以跨越的文化邊界變成了深不可測的溝,用以保護他們自已的身份,並向哲學的聽眾提供他們正好想要聽的東西(斯波伯)。對反相對主義的反對不在於它反對了一種『方式就是一切的』知識方法或羅馬時代的道德方法,而在於它以為它只可能被超文化的道德和超道德與文化的知識所擊敗。按照認為必該如此的方式來談論事物,今日已不再可能。⋯⋯或許吧!敍事的手法愈是複雜愈能改變我們對感覺的感覺和對知覺的知覺以致能更深入其中!

有關『論地方知識的所有權與研究職權』
本文探討人類學研究如何彰顯、再現和反省部落的地方知識。其內容包含了深描所形塑在地者觀點下之文化意義、當代民族誌反思與田野中『研究者﹣報導人』二者之關係,以及在地人類學家的期許。在『司馬庫斯的碩士口試』突顯了部落的自主意識、地方知識的理解和詮譯、研究者自我定位,以及研究者面對自身部落文化逐漸流失而感到焦慮等課題,同時給予人類學研究兩個面向的深度思考、諷刺和挑戰⋯⋯再度讓我見識到了深描

匿名 提到...

雅帆

Geertz提出反「反相對主義」,就我所理解的意思就是說:
在「相對主義」中,文化是沒有一個標準的規範可界定優、劣,因此,必須尊重不同社會族群的文化。因此,相對主義會以自我的觀點,或是所謂的「地域主義」去檢視他者。其中涉及到主觀與客觀的部分,難免的進入到物質文明的世界裡頭時,容易產生自我的優越感,進而貶視他者。不管如何巧妙的描述及詮釋,還是無法避開本身文化的價值判斷。「反相對主義」不認同「相對主義」卻也未說清楚應該如何對待,只是僅僅提出反對來表達自身的看法,且花太多時間去強調應該如何避開主客觀的問題。然而這一部分又牽扯到我們如何去看、用什麼去看、以什麼東西看的問題。我們難以避免的是,用自我的文化去檢視他者,產生一種外在者(outsider)與內視者(insinder)的論辯。而「反相對主義」所反的,可能使我們失去了一種觀察的視角,但它亦提醒了我們應該避免自己在一種優越的觀點中,去檢視他人。
因此,Geertz擔心大家聽信「反相對主義」之論調之後,讓自己進入另一個死胡同中──發現他者不同的方式。這樣的堆疊之後,反「反相對主義」應該就是如「心經」的意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遠離顛倒夢想……。
許多的理論皆有其侷限與開拓性,若陷於某種主觀或客觀的陷阱中,就會在二元對立中輪迴。本身的文化影響著我們對事物的判斷,而錯誤詮釋一個在地的文化時,簡直是一種犯罪行為。
書寫就是一種權力的展現,詮釋又來自自身文化的判準,當無法360度的視野觀看時,我們不免有主觀、客觀、外在、內在的差別。但這些都是展現一個文化的豐富面向而以,是難以完美的詮釋。作為一個文化的描述時,只能更謙卑的去不斷的反思,雖然是自傲的認定我說了算的人類學家,也是在謙卑反思中才會有聚足的力量去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