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Week 3--Geertz's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在越戰期間(涵蓋了葛茲自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任教於芝加哥大學此一階段),美國人類學界出現許多理論思維,其中包括法國結構主義(Claude Lévi-Strauss)、認知人類學(Stephen Tyler)、文化物質研究(Roy Rappaport)、新馬克思主義(Eric Wolf)、經驗人類學(Victor Turner),或是Edmund Leach的文化與溝通、Rodney Needham的語言與經驗、Schneider的親屬制度、Marshall Sahlins的結構與結合等主題研究,以及葛茲自文學、哲學、語言分析中,延伸至探討行動意義的詮釋人類學。其他課題尚有女性主義、反帝國主義、原住民權利、詮釋學與現象學、後結構主義等,並且接著(以一種預期且無可避免的方式)開始細分為更小的學科分支:醫療人類學、心理人類學、女性主義人類學、經濟人類學、象徵人類學、視覺人類學,或是有關工作、教育、法律、意識的人類學研究,以及民族歷史學、民族哲學、民族語言學、民族音樂學等。這也是為什麼葛茲並不滿意詮釋人類學被授予「象徵人類學」稱謂的微妙心態:他所認知的象徵人類學,如同經濟人類學、政治人類學或宗教人類學一般,作為一項學科分支或特長,而非視為一門學科訓練的根本批判——葛茲認為詮釋人類學是一項人類學知識生產(to make of anthropology)的詮釋學訓練,作為分析意義時的核心理解。
-------------------------------------------------------------------------------------------------------------------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JJ
民族志是被制作或塑造出來的東西,它表達了文化和歷史真理的不完全性。它的真理是部分的,有承諾的、不完全的。
民族志是描述創新和結構化的過程,它自身是這些過程的一部分。
民族志的描述也是有目的的創造,闡釋者不斷地通過他們的研究者的他者來建構自已。
Q
當民族志充滿了作者的「聲音」遍布于分析之中,而客觀、疏離的修辭被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