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11/7羅正心老師授課「地方知識」

出席狀況:助理教授盧玉珍;博士生4人(男2人 ,女2人);碩士生28人(男6人 ,女22人)。
P1120339 P1120331
P1120332 P1120324
P1120327 P1120329
授課讀本︰Geertz, Clifford. 1983. Local Knowledge.
羅正心老師授課PPT下載<人類學與地方知識>與<土著觀點>

詮釋人類學的興起

◎ Geertz在1973年出版的《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中大致奠定了詮釋人類學的樣貌,1983年《Local Knowledge》則加強前作中的論點,並深入說明詮釋人類學的方法,兩本書可以看到連續的關係。

◎ 詮釋人類學誕生的背景是在1960年代,此時世界局勢開始轉變,殖民力量衰退,因殖民需要而產生的人類學內部開始出現自我批判的聲音,人類學分別朝三個方向發展:一,由功能論、因果式的論述,轉向心智、意義取向;二,以田野工作作為民族誌的方法;三,民族誌中出現社會化、政治化的特色。

◎ Geertz以詮釋(interpretation)取代解釋(explaination)一詞,從判斷式的物理描述轉而注意行為的語意學。Geertz曾引用韋伯的觀點,說明「文化是人所編織的意義之網」──詮釋人類學並非用實證科學的態度去追求某種法則,而是以詮釋的方式尋找意義。透過象徵,我們尋找人們作會社會生活實際指導的原則,這個原則是地方百姓所認為的,而非被制定出來的。

《Local Knowledge》授課內容

◎ 在〈從土著的觀點來看:論人類學理解的性質〉中,Geertz討論了人類學者在田野工作中的態度,以及該如何「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我們看到即使是Malinowski這樣的田野工作祖師都會對自己所制定的方法感到疲憊,更在身後出版的日記中被揭示;排除道德批判的部分,人類學者總會在「經驗親近」和「經驗疏遠」兩種敘述方式中兩難。Geertz認為人類學者並不是要把自己變得和地方百姓一樣,而是要找到他們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詮釋後讓大家都能理解那樣一種看法。本章中舉出爪哇、峇里島和摩洛哥三個例子作比較:在爪哇,內在世界受到宗教的陶冶而呈現平靜狀態,而外在世界則以禮儀約束;峇里島則用儀式構成整個日常生活,人們成為儀式中的某個角色,個人的位置被模糊,表現著一場永恆、正在上演的戲劇;摩洛哥則是什麼樣的人都有的雜亂之處,因此他們運用一種象徵的手法來分辨不同的人,這種稱為「Nisba」的語意學順應環境不同,時而精確實而模糊。本章提出一種方法論,要從地方特殊性連結到世界普同性,必須先理解他們的表達方式──人類學者不必變成對象本身,也能了解對象。

◎ 在〈藝術乃一文化體系〉中,Geertz說明欣賞不同時代或民族的藝術和理解相異的文化,用的其實是同一套的辦法。美感並非生理所決定,而是從日常一般的經驗中萃取出來的;無論是在製作藝術、還是在過日常生活,都是同樣的情調。如果你要欣賞宗教繪畫,就必須回到十五世紀的宗教和社會氛圍中去理解,而不能只用自己的文化去看。Geertz在此舉出伊斯蘭文明的講話技巧作為說明:我們想了解伊斯蘭文明底下人們有如詩學般、準確得有如儀式唱讚的日常說話方式,就必須先理解他們日常生活中《可蘭經》的特殊性質、詩學的演出情境和競爭式的人際溝通。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每種藝術理論其實都是文化理論。

◎ Geertz在〈中樞、帝王與領袖魅力:關於權力象徵的反思〉中討論的則是關於領袖魅力(charisma)塑造的部分:英格蘭的伊莉莎白女王,以出巡整套的儀式表達基督教的道德主義;爪哇的哈顏‧烏魯克以華麗的儀式表現印度教的美學主義;摩洛哥的哈珊則用不斷的、長時間的出巡表現運動與能量。這全都是一種「偉大的虛構」,和美國總統選舉一樣,塑造出權力的氣氛。

◎ 在〈地方知識:比較觀點下的事實與法律〉中Geertz描述了三個地方的法律感性(或可稱之為文化氣質),說明法律是被建構的:伊斯蘭強調真理,認為現實的本質是由阿拉決定,這種命令式的、主動而絕對的本質貫穿形上學的道德和世間的司法,在判決中,道德上可信的人的效力大於物質證據;印度則重視義務與功德,每件事情都應該恰如其分,權利和義務在社會秩序中是先驗的,支配著所有事物的角色和行為,以是否落在既定的行為框架中判斷對錯;馬來人以習慣和社會共識為標準,慣例就是一切,司法審判的重點並不是其結果而是一種讓參與者都能滿意的過程,社會和諧就是法律的要求。在此可以發現無法以技術性的語言討論法律,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套制度。我們可以了解到所有的文化都是地方知識,是社會建構出來的東西,藝術、法律甚至常識都是出自同一套思維。因此,不同的文化無法化約,各地方的知識差異也不能被抹滅,應該使用一種協調對比的方法,紀錄經驗和表述生活的不同方法融匯為親近的概念,而非非解析出規律或者抽像出類型或求普同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