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我們九月見!之101-1 「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課綱內容



課程目標與說明
The globalization today furthers postcolonialism by reshaping identity, for it connects disparate cultural influences, further “deterritorialize[s] the process of imagining communities,” and therefore represents “a complex transnational construction of imaginary landscapes.”  This course will first impart a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ories on globalization, postmodernism,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contemporary study of transnationalism, thereby illuminating a set of broader questions on the formation of transnationalism, challenging issues of self-identity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transforming them beyond conventional political and territorial definitions.  The course will then center o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neoliberalism” and its critiques through a relatively thorough reading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oliberal reforms, global capitalism, and governmental management.  Drawing on the theories of globalization, this course attempts to depict how the contemporary anthropological concerns encounter with the implications of neoliberal culture.

研讀方法
本課程規劃14國外原文為研讀進度,就讀本內容和延伸議題於課堂間相互討論。本課程要求同學(含修課與旁聽)於課前研讀指定原文讀本,在課堂上分享閱讀心得,並適時評論該週研讀主題,藉此與其他同學們和授課教師對話或論辯。本研讀課程設有專門教學網站,並委由本課程助理維護,每週定期更新網頁內容,含當週導讀文本、討論主題、相關閱讀資料。課程結束後一週內,整理該週課程提問與討論紀錄並公告上傳,以開放學術資訊意見交流。

教學評量
1.   每位同學每週上課前繳交一頁當週讀本心得報告;同時每位同學自行負責本學期教材的導讀若干次。每次導讀不超過20分鐘(即約4,000-5,000字)。以書寫方式導讀。(暫定如此,看情況而定。)
2.   期末報告由學生自行決定,題目以自行「出題」方式於第11週上傳課程網頁繳交,並於隔週與其他同學共同討論。書寫報告則在第16周繳交。期末報告8-10頁。作業請勿遲交。


note: 2012.7.27修改week4--6上課順序;新增week7--8上課內容

週次
日期
主讀人
研讀內容
討論議題
1
2012.9.17
全球文化身分與新自由主義:課程概要與介紹
2
2012.9.24

*Andreas Huyssen. 1986. After the Great Divide: Modernism, Mass Culture, Postmodernism. 中文版《大分裂之後》麥田出版。
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
3
2012.10.1

*Jameson, Fredric. 1998. Cultural Turn: Selected Writings on the Postmodern, 1983-1998. London: Verso.
晚期資本主義文化邏輯
4
2012.10.8

Featherstone, Mike, Scott Lash and Roland Robertson, eds. 1995. Global Modernities. London: Sage. 
Robinson, Ronald. 2000[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全球現代性
Ronald Robinson專題)
5
2012.10.15

第五週彈性上課(可能)
Featherstone, Mike. 1996[1990].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London: Sage.
──, 2000[1995]. Undoing Culture: Globalization, Postmodernism and Identity. London: Sage.
全球化文化身分
Mike Featherstone專題)
6
2012.10.22

7
2012.10.29

Edelman, Marc and Angelique Haugerud eds., 2005. The Anthropology of Development and Globalization, Ch7, 11, 12教師提供讀本
另有參考讀本Millennial Capitalism and the Culture of Neoliberalism教師提供讀本
全球化之人類學觀點
8
2012.11.5

Noam Chomsky. 1999. Profit over People: Neoliberalism and Global Order教師提供讀本
新自由主義與全球秩序(Noam Chomsky觀點
9
2012.11.12
期中課程評量
10
2012.11.19

*Harvey, Davi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 2005, The New Imperi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6, Spaces of Global Capitalism: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New York: Verso.
*──, 2007,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新自由主義
David Harvey專題)
11
2012.11.26

12
2012.12.3

13
2012.12.10

14
2012.12.17

Ong, Aihwa. 1999. Flexible Citizenship: The Cultural Logics of Transnationalit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 Neoliberalism as Exception: Mutations in Citizenship and Sovereignt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教師提供讀本
跨國彈性身分
Aihwa Ong專題)
15
2012.12.24

16
2012.12.31

彈性放假;自行閱讀
Greenhouse, Carol. ed., 2010. Ethnographies of Neoliberalism.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Pennsylvania Press.
新自由主義民族誌
17
2013.1.7
期末作業報告
18
2013.1.14
期末回顧與檢討

3 則留言:

如珍 提到...

我讀《人類學定位》之後⋯⋯⋯讀了此本書更想學習“深描”田野,重新徹底了解人類學“田野”概念以及田野在人類學知識建構所占據的地位。深知,進入田野不只是漫無目的的進入“田野點”,雖其是一個未經開墾的處女地。實際上,“田野”是發掘差異性的多種因素的決定地點,重新的去思考“田野”的觀念以及對地方的特殊關注。
當我讀到『伊絲梅爾之后:田野調查傳統及未來』這段時有一處讓我印象深刻,其中敍述到19世紀中期,有關科學實踐的競爭力方式明顯地的影響著田野觀察價值的爭論。比如愛丁堡大學的自然哲學教授福布斯去阿爾卑斯山考察冰山時,他對自已方法的辯護值得博物人類學家細細品味:“到過冰山共在當天夜裏返回文明世界的人們認為他們已經了解冰山了,他在1841年寫道:“但只有長期居住在與外界隔絕的冰山中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冰山的精神,也才能令人信服地解釋那些源自普通經歴的事情”, 但在第八章『知識與危險』提及,若真要以紐約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中做調查,是否真要深歴其中與那些無家可歸者一起睡大街?這種差異也引發了我心中一些有趣的矛盾,即如何把自身置於田野中那些危險依然是田野中爭論的問題。
目前我也已鎖定田野,在寫作中,自已也開始傾向於尋找那些反覆發生的,持久的及長時間存在的形式,這種穩定的前景和重覆的樣式。此書也論述這經常被當作是田野工作的優點,故田野需要對一個社區或社會進行長期參與的研究,觀察生活於其中人們普通的及日常事務和實踐。
然而,科學家經常受田野調查品格鍛鍊的考驗仍不足以賦予他們的報告假定的真實性。像『摩維利(Melville)的《摩必迪克》(Moby Dick)中的伊絲梅爾,他們從特殊的位置給聽眾做演講:他們聲稱他們描述的現象具有特權證人的身份。當然,作為皮科德沈船的唯一幸存者,伊絲梅爾可以是目睹沈船過程的唯一見證人。但是田野工作者以類似的角色報告他們的觀象,因為他們不得不給那些無法獨立地證實他們描述的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各種學科的田野工作者都遵循一條相互認同的戰略,科學家研究對象的素描科照片,特定社區和事件生動而細致的描寫,這些都是田野工作者使其描述具有權威真實性所慣有的手法,由此動誘讀接受其判斷性。
如同總序中的敍述,整個歴程中就是一個“悟”字,但都需要深厚的理論,有了很好的田野材料,如果沒有豐厚的理論積累也無從解釋,奠定良好的學科基礎都是最重要的⋯⋯而自已正謙卑學習中。

如珍 提到...

本書描述了新幾內亞的雅特穆爾人,居住在新幾內亞托管區的塞皮克河的中段地區,他們是一群訓練有素的,驕傲的獵頭族。其有一種特定儀式行為,在這儀式中,男人裝扮成女人,女人裝扮成男人。毫無疑問的,這些儀式當然具有自身歴史。他們的社會文化沒有等級或階級的分化,唯一需要考慮的社會分化就是存在兩性之間的分化。泛言之,可以說男人熱衷於從事禮堂為中心的大場面、戰劇性的和暴力性的行動,而女人則主要從事實用性的、必須性的日常工作。對雅特穆爾人的精神氣質的研究中所能得到出的最重要的結論是,在這個社會中每一個性別都有自已的和諧統一的精神氣質,並與另一性別的精神氣質形成對比。
於此結構中,雅特穆爾的親屬系統中存在著四種認同,1、父子之間的認同。2、男孩與其親的氏族之間的認同。3、兄弟與姐妹之間的認同。4、丈夫與妻子之間的認同。
被稱為納文的一系列儀式是為了慶祝劳阿(姐妹的孩子)的行為和成就而舉行的,儀式有個顯著特徵就是男著女裝、女著男裝。類分的沃(母親的兄弟)
給自已穿上最污穢的寡婦喪服。此書為方便起見,將其分為五類:
1、重大的成就:其中最大的成就是殺人。一個男孩首次殺死一個敵人或外來人或某個買來的犧牲者,就舉行最完整的納文場合,參加的人數最多,儀式項目也最豐富。2、較小的文化行為。這些行為只是完成第一次時才加以慶祝。這行為包括殺死以下任何動物:鳥、魚、鰻⋯⋯3、典型的劳阿行為。劳阿與沃之間關係的由各種形式典型行為﹣﹣針對對方而做出的行為所標示出來的。4、在沃的面前自我誇耀。5、社會地位的變化。
此書講述關於調查雅特穆爾人關於巫術和報應的觀念時,就會遇到恩格拉姆比這個本土概念。它被認為是像一朵籠罩在某人﹣﹣當他犯下了某種罪行時房屋上的黑雲⋯⋯⋯在其間我看到各類描述,田野中人類學家收集關於文化標準化行為的各種細節,這些資料大部分採取的是當地人陳述的行為形式。這些陳述本身就可以看做行為細節,回到人類學的原始資料,即田野工作者所紀錄下來的土著人的行為事實,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大堆資料是與一門最終可能獨立出來的學科相關聯的。


在作者努力要把納文的各種細節與其背景聯繫起來的過程中,首先考察了儀式自身,然後是沃這一關係賴以建立的一些基本條件,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即沃在納文中的實際行為可以被描述為一直在強調他與労阿關係中互補的那些地方,他突出了他作為労阿的“母親”和“妻子”竹旳地位,由此否定他的“姻親兄弟”身份相關旳對稱性關係方面(看到這裏我頭都昏了)。最後考察了這些儀式表演對社會整合所具有的功能。結構性視角和社會學視角的分析揭示了兩個重要的事實,(1)文化結構提供了一個框架,納文儀式與此框架是致的。(2)納文儀式表演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強調了某些類分的關係,從而有助於雅特穆爾社會的整合,簡略地說,如果沒有納文儀式,沒有那些與納文具有類似的社會學功能的現象,村子的規模就不會這麼大,因此我們有了兩類的因素,結構上的和社會學意義上的,二者自然都有助於解釋納文這一個復合體(真是複雜)。

深思⋯⋯開始要把觀察拼成一個連貫的敍述時,所面對的是一大堆零散的、的材料時(目前正面臨),此本書給了我最好的示範。其實去辨明收集到的資料其中關連性,雖有些事實都是一小束一小束的,但有些事實是基於歴史的基礎、有些則基於結構性的基礎。這本書中其各種事實集束大都是按照作者信息提供人的觀點歸類的,所以材料的各種分類是建立在土著人的思維而非科學的思維上的。作者必須在這些材料中的構建一個對雅特穆爾文化的描述,也成功的展示出此文化內裏的一致性,證明了所選用的分析方法有效性。
讀了此本書讓我了解研究者對一個地方、一群人感興趣,懷著浪漫的想象進入,之後回到自已原先的日常生活。開始有條有理的敍述那裹的所見所聞。『民族誌』是果真是社會人類學家所磨礪出來的學術利器。人類學的民族誌及其所依托的田野作業作為一種組合成為學術規範,民族誌既是社會科學的經驗研究的一種文體,也是一種方法,即一種所謂的定性研究台者“質的研究”。以整體的觀點去看待對象,並把對象在經驗材料的層次整體性地呈現在文章裹。
讀這書時會讓自已覺得一個原始部落竟有如此複雜的社會組織結構及文化內涵,回想到上一堂老師曾說過饒富深意的話:『有時我們都想辦法將事情簡單化及條理化,殊不知重新回到複雜之中的探索,才能真正找到根源。』或許我們一再於這當中去尋找平衡﹣﹣而當所有文化和社會人類學的研究都是漸漸趨向平衡時,我想我們也不能把握的說:我們已經提到了所有的相關因素。

如珍 提到...

我想我又找不到路徑了⋯⋯就先貼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