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請點上方連結下載
課程目標與說明本課程企圖幫助同學們瞭解當代社會/人文科學研究涉及關於「理解在地者觀點和看待地方知識」、「書寫及職權(authority)」、「研究者與研究主體之關係」,以及田野工作反思」等問題和挑戰。這類探究「地方知識」及相關反省話語,揭露了社會/人文科學研究之處境︰「研究者如何探究部落知識?並且如何書寫?」,以及研究者如何可能擁有關於在地者怎麼思想、感受和理解的知識。本課程基於上述之議題背景,從Clifford Geertz之〈詮釋人類學〉以及當代詮釋人類學追隨者之論述談起,探討社會/人文科學書寫何以彰顯、再現和反省部落知識。同時本課程關注於社會/人文科學作為一項彰顯「文化範疇之意義結構」的學科訓練,此一「詮釋與反思」論述如何在跨學科領域中應用與討論。
自1960年代以降,關於文化再現的認識論方法歷經顯著之變動,尤其以Clifford Geertz為代表的詮釋人類學(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興起後,有別於F. Boas一派論者對於以文化識別之分類為主的古典人類學,及以B. Malinowski為首的功能主義學派。Geertz以詮釋學研究方法在當代民族誌書寫理論上具極重要之地位,其民族誌研究的詮釋意義,超越由T. Parsons所主導的功能主義論。從1980年代開始,民族誌書寫在「修辭」與「田野經驗」兩議題上的思考成為人類學反思的論述核心。在這過程中,民族誌作品不斷地突顯出對自身世界與他者文化持續交互對照。即民族誌書寫不再是強調兩個極端的文化對比,而是呈現出書寫者就自身與他者文化,帶有混雜、交揉、並具諷剌性的思緒過程。
本課程將有系統地研讀11本(以及6篇論文)關於詮釋人類學的經典(或相關)作品:首先由處理Clifford Geertz關於詮釋的概念化議題開始, 透過對其生產之「人類學工藝」的周詳理解,以達成系統化、獨立性解釋的可能。本課程之目標旨在理解美國自1960和1970年代詮釋人類學之興起其對「民族誌的實驗寫作」(ethnographic experimentation)的影響,其中關注之議題包括「再現的危機」(crisis of representation)、人類學知識的授權(authority),以及「反省式民族誌」(reflexive ethnography)。研讀文本就1980年代以降,當代(詮釋)人類學理論的發展內容和影響作整合性的比較和分析。
研讀方法
本課程大致上規劃每週1冊國外原文或中譯經典讀本為研讀進度,就教學內容連接延伸閱讀文章,對於內容疑難之處於課堂間以即席提問方式,以探討該讀本於不同學門間應用與對話之可能,近一步深化對文本之理解與作者的創作意念。本課程要求修課同學於課前研讀指定該週讀本教材(另補充讀本則建議閱讀),在課堂上邀請當週主讀人以導讀方式分享閱讀心得成果,並適時帶進該週研讀主題,以提問方式與師生進行對話。本研讀課程設有專門教學網站(Blog),並委由本課程助理維護,每週定期更新網頁內容,含當週導讀文本、討論主題、相關閱讀資料、主讀者簡介與導讀資料。課程結束後一週內,整理該週課程提問與討論紀錄並公告上傳,以開放學術資訊意見交流。
教學評量
4次口頭(含書寫)報告20分鐘。期末報告10頁。作業請勿遲交。
class attendance 10%
presentations 期中作業 40% (口頭含文字報告4次)
final examination 50%
上課內容(或見右側欄位)
週次 | 日期 | 主讀人 | 研讀內容 | 討論議題 |
1 | 2011年9月23日 | 學校延後一週上課 | ||
2 | 2011年9月30日 | 課程概要與簡介︰文化深描與地方知識 | ||
3 | 2011年10月7日 | Clifford Geertz, 1973,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 意義的詮釋 延長上課;補第1週課程 | |
註:原先在《文化的詮釋》之後安排有Weber的Basic Concepts in Sociology (1990[1962]),因學校延後一週上課,本學期暫時刪除此一閱讀著作。 | ||||
4 | 2011年10月14日 | George Marcus, 1980, “Rhetoric and the Ethnographic Genre in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in Current Anthropology 21:507-10. George Marcus, and Dick Cushman, 1982, “Ethnography as Texts,” i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1):25-69. Robert Darnton: 貓大屠殺(中文版)Max Weber, 1990[1962], Basic Concepts in Sociology. | 民族誌文本詮釋 vs. (歷史文本詮釋之)新文化史 延長上課;補第1週課程 | |
補課 | 2011年10月15日 | Geertz的訪談影片(自行觀賞);補第18週課程 | ||
5 | 2011年10月21日 | TBD | ||
6 | 2011年10月28日 | Clifford Geertz, 1983,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 地方知識 | |
7 | 2011年11月4日 | George Marcus, and Michael M. J. Fischer, 1986, 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 An Experimental Mo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s.* | 民族誌書寫 | |
8 | 2011年11月11日 | James Clifford, and George Marcus, ed, 1986,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 文化的書寫 | |
9 | 2011年11月18日 | 期中課程評量 | ||
10 | 2011年11月25日 | Clifford Geertz, 1988, Works and Lives. | 民族誌現場 | |
11 | 2011年12月2日 | James Clifford, 1988, 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 Twentieth-Century Ethnography, Literature, and Art. | 詮釋職權 | |
12 | 2011年12月9日 | Akhil Gupta, and James Ferguson, ed., 1997, Anthropological Locations: Boundaries and Ground of a Field Science.* | 田野地點 期末作業考題公布 | |
13 | 2011年12月16日 | Clifford Geertz, 1995, After the Fact.* | 後事實追尋 | |
14 | 2011年12月23日 | Clifford Geertz, 2000, Available Light. | 未盡事宜 | |
15 | 2011年12月30日 | Clifford Geertz, 1999. “A Life of Learning,” in Charles Homer Haskins Lecture.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 ──, 2002. “An Inconstant Profession: The Anthropological Life in Interesting Times,” in Annual Reviews (31):1-19. ──, 2003. “A Strange Romance: Anthropology and Literature,” in Profession 28-36. MLA Journal. ──, 2005. “Shifting Aims, Moving Targets: On the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in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11:1-15. | 後葛茲時代 繳交期末作業 | |
16 | 2012年1月6日 | 期末回顧與檢討 | ||
17 | 2012年1月13日 | 期末考週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