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6/11 許甄倚老師主講「後現代情境與文化邏輯」

出席情形:博士生:4人(男3人 女1人);碩士生:6人(女6人);陳毅峰教授



The Concept of Enlightenment
Enlightenment-科學、工具化的理性與進步的力量,對抗迷信/人定勝天
Emancipatory or oppressive? Utopian or dystopian?
The 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除魅化)人的科學理性資質支配一切
盧梭(1712-1778)-人生而平等,打破君王概念。談人不平等的根源
盧梭影響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
Marx1818-1883
Nietzsche1844-1900-太陽神原則(規律) vs. 酒神原則-反啟蒙
Adorno and Horkheimer’s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1944, 1972)。

Modernity(現代性)/Modernism(現代主義)/Modernization(現代化)
法國巴黎-1848年為分界點
BEFORE
AFTER
Romanticism
Chateaubriand, Hugo, George Sand
The death of Romanticism2/6月革命
UtopianismBlanqui, Saint-Simon, Fourier
Flaubert, Baudelaire, Manet(一裸女在西裝男中)
手工業
Marx’s Communist Manifesto1848
後代把其成為資本主義宣言
拱廊(the Arcades
機械與現代工業
Signsignifiersignified尚未嚴重斷裂)
奧斯曼的林蔭大道
Old Paris
萬國博覽會

Crisis of representation再現危機

Spectacle景觀, 走馬燈

Modernity innovation before WWI-現代主義一直都在變,質疑現代
l        Picasso’s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1907
l        Freud’s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1990
l        Proust’s Swann’s Way1913
l        Joyce’s Dubliners1914
l        Lawrence’s Sons and Lovers1913
l        Mann’s Death in Venice 1914
l        音樂Stravinsky’s The rite of Spring 1913);Schoenberg
l        Saussure的結構語言學-一個字的意義建立在與其它字的關係
l        1913年第一道無線電波在Tour Eieffel發射-壓縮空間

Modernism in the inter-war period
l        Heroicreactionary, counter-revolutionary, myths-making modernism-反動,反革命,神話塑造
l        義大利未來崇拜機器與速度
l        建築:包浩斯(1920s)-建築與科技獨大
l        FascismHitler and Mussolini
l        Benjamin’s “The Work of Art” essay1935-6: (on “aura”光暈 and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politics”)aura把政治美學化(如達達主義)

Modernism after WWII
l        Hegemonic, high, universal modernism
l        Establishment arts(體制藝術)
l        先鋒文學被收編成大學教材
l        美國霸權崛起,冷戰開始,麥卡鍚主義
l        財團式的啟蒙主義
l        非關政治的現代主義-抽象表現主義

美國價值(American paradigm)=先驗價值
l        抽象的印象主義:artistic rebellion was transformed into aggressive liberal ideology
l        Coca-Cola
l        Chevrolets
l        Suburban houses(乾淨,明亮皆只為表象 EX:電影時時刻刻)
l        Cultural imperialism
l        Corporate power
l        現代主義失去反叛性,變成精英式的權威
l        O年代「新左」反彈
l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Lefebvre
l        1968-全球抵制疆化的現代主義文化霸權
l        黑人/反帝國/學運

Modernism
Postmodernism
Purpose
Play
Hierarchyhigh art vs. popular art
Anarchy 無政府/多元
Centering
Dispersal
Paradigm
Rhetoric
Metaphor
Metonymy 換喻
(無指標原則)
Signified
Signifier
Grand narrative
Anti-narrative
Paranoia
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無主體)
Determinacy
Indeterminacy
The work of art
Text Derrida’s Deconstruction
Productionauthor
Consumptionreader as consumer

Important questions
後現代主義是與現代主義絕裂還是只是反對a certain form of “high modernism”?
後現代主義為一種風格?只是種分歧?商業化?Neo-conservatism?

後現代的危機
l        In defense of the Enlightenment projectHabermas
l        主體之死-分裂(馬克思-主體異化)
l        歷史感的消失,空間的扁平化,癱瘓的永恆當下(沒有歷史感的永恆當下)
l        肉身的奇觀化、擬象化
l        情感失序、假創傷現象氾濫
l        電視與消費市場、多元主義的關係

Fetishism戀物癖=anti-traces
l        Benjamin, “The Storyteller” (生產痕被抺平,摧毀)
l        Cindy Sherman(變裝始祖)的照片為表現的呈現,而無考慮到背後的社會意義

奇觀社會
l        The organization of spectacle and theatricality
l        1960(運動)v.s. 1970 (博覽會)
l        Jouissance
l        精神分裂的結果

From Fordism to flexible accumulation
l        The publication of F. W. Taylor’s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in 1911, Henry Ford兩年後在Michigan設生產線
l        標準化
l        提高效率
l        壓低成本
l        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熟,the postwar boom, the Marshall Plan
l        美帝崛起
l        1973年石油危機引發經濟重組
l        彈性化
l        資本和硬體不再只存在母國,至世界各地佈局
l        職業結構的改變
l        高競爭力和高風險

Harvey’s positioni
l        捍衛現代主義
l        There were many cross-currents within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ts echo some of them quite explicitly
l        The meta-narratives that the postmodernists decry were much more open, nuanced, and sophisticated than the critics admit.
l        不能切斷與現代主義的連結,因有前才有後
l        後現代性只談破碎與混亂,未談現代性中永恆的特性
l        Meta-theory cannot be dispensed with.
l        情感轉向,主體變得很重要

Harvey’s positionii
The de Man controversy
解構主義有幫助到後現代主義
l        The rise of deconstructionism
l        所有元論述(meta-narratives)都是可疑的
l        語言遊戲(knowledge and meaning being reduced to a rubble of signifiers
l        解構生產者
l        Richard Rorty, Hillis Miller de Man辯解

Harvey’s positioniii
l        The new value placed on the transitory, the elusive and the ephemeral, the very celebration of dynamism, discloses a longing for an undefiled, immaculate and stable present (Habermas)
l        人的渴望-想要安定。回到人的根源,想要穩定的力量-找尋幫助的方法
l        The rise of new localism and fanatic particularism in the age of fragmentation
l        The opposition of Being (i.e. eternity, stability) and Becoming (i.e. ephemerality, relativility)

Harvey’s positioniv
l        需看清楚後現代主義的現實,政治與經濟的現實未被討論
有何新轉向
l        後現代主義的文化詮釋霸權開始有式微的跡象
l        解構主義開始思索倫理學
l        歷史唯物主義的復興
l        重探啟蒙未竟之志業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6/11 許甄倚老師講課

Titian_Venus of Urbino, 1538
Manet_Olympia_1863
Manet_Olympia , 1863
「我們究竟想熱情擁抱現代性,還是以一種失序的姿態來表達抗議?」

這種想法呈現兩種論述的方向。一如1848年的第二帝國巴黎的現代化。我們對於「現代化」的進步,以及因為這種因素所帶來的狂喜、新生,「對毀滅所產生的一種理所當然的愉悅感」。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說,一種在前進中關於墮落與荒誕所帶來的喜悅。於是正像波特萊爾對於妓女的迷戀一般,她們以一種「女人的身體與商品」重疊方式試探了自由市場的祕密。

然而,這一切又同時讓波特萊爾感到無比的錯亂和哀傷。當我們以一種「開膛破肚」的方式迎接一個城市的現代性的降臨時,原先我們所期待在進步之下,脫離貧窮並且使得人人都有麵包可以吃的預期落空了——民眾的飢餓對應了我們所面臨的現代化進步。這個立基在資產階級的自由與平等的「現代性」,使得馬克思對於無產階級的底層人們感到憐憫:工業賦予了那些「流汗的、自動自發的、有耐心的、勤勉大眾」薪水。結果是,工人們「開始值夜班、受苦、辛勤工作、詛咒、禁食並徐徐前進:他們累得精疲力竭,為的是贏得他們 跳樓之後 魂牽夢繫的黃金」(見《巴黎,現代性之都》p54)。

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是懷舊的,關於那個尚未被推倒的城市記憶。它的記憶以一種伴隨著革命歷史,或是封塵於圖書館的檔案櫃中的辯證姿態存在。懷舊的基礎點來自於對於當下的不信任,也同時因此成為對於現代化的修辭武器。但是矛盾得是,「懷舊」有時(總是?)依附著刮目相看的進步成就而增強,這或許正是福樓拜所謂的「悲傷的滑稽帶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於是,一個城市之所以讓人迷戀,並不在它維持一貫的特色,卻在於這個城市所無法讓人定調的「悲傷感」:在光影變化萬千的蹤跡中,在各個漫遊者的匿聲觀察中,存在著一個讓人捉摸不定的城市萬花筒形貌、色調和組合。我們的注視從來不願意在輕挑的男人或是女人(或是城市)身上多停留一刻,那並非在於態度上的蔑視(或許淫穢與墮落讓我迷惘!),而是一眼看穿後令人無從遐想的失望。於是,「敗德的城市,我愛慕你。」波特萊爾寫道。

如果天堂是一成不變的歡愉的話,那麼我所感興趣將會是那個道德淪喪、不再有任何秩序的另一世界,那裡至少還存在著一種令人感到無法立即處理的激情。(這種「神祕」,或許部份正來自一份人類學式的浪漫主義。)於是,我們對於那些無從定位的遊民、身分含糊的移工(至少從工會所保障的權利與反向規範的制定看來)、無法發聲的窮人感到興趣。「那些貧窮世界的黃金大概都集中在這些牆壁上吧!?」在上層資產階級(或是今日的中產階級)式的咖啡店外,窮困的父親如此說著。「這種房子只有跟我們不一樣的人才能進去。」小男孩說。「那些人睜大了眼睛,實在令人難堪。你能不能叫老闆趕他們走?」然而親密、美麗的女人在咖啡店裡卻向波特萊爾提出如此要求。

19世紀的巴黎像是一位女子一般善變、隨時可被收買,又帶有不可預測的特性(也正是此一特質使得包法利夫人的無限情慾變得更為誠實和真實),諸如這般的城市特質讓文化地理學家感到迷戀,但他們終究比起人類學家要處理的問題仍來得相對單純。一如我們都曾經這麼認為:「自己是難以為外人所捉摸、看清透徹,或是拒絕為外人所賦予的標簽或理解。」正因為如此,我們學會刻意避免瞭解對方而變得更不誠實;我們彷彿共同瞭解,「看清評價」成為一種變相的鄙視。於是我們學會隱藏的同時,卻反倒刻意表現以為我們僅只於瞭解對方的表象,而願意成為是如此膚淺觀點的人,因此避免對方因為期待後而感到委屈。一如對於19世紀的巴黎,我們對於這個城市的哀悼,努力地維持著圍繞在眼框周遭的淚水,不想讓它流下。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6/11許甄倚老師講課後現代狀況

(點圖放大)
移動研究6_11許甄倚演講訊息

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6/4 The Tourist Gaze

出席情形:博士生:4人(男3人 女1人);碩士生:12人(女12人);
大學部:8人(男1人 女7人);羅正心教授、陳毅峰教授




◎旅行的文化,與文化的旅行

流動與移動不只是當代社會的顯著現象或重要特徵,甚至是一種社會型構的本質(the nature of social formation)。參考論著如社會學家J. Urry, Z. Bauman; 人類學家A. Appadurai, J. Clifford etc.

旅行作為一種文化(travel as culture)
文化作為一種旅行(cultures-in-traveling)

◎觀光凝視,及其反思

對比於大量研究「旅行動機」的社會心理學傳統,關注在「個別性的推因」(individual push factors),Urry則強調旅行動機∕預期的社會文化建構。這不僅是理解「人們為何與何時想要旅行」,同時也要探究「人們選擇去哪裡」的關鍵影響。

旅行不僅指涉物理上的身體移動,亦涉及出發之前的社會文化日常實作。對比於旅遊實作的具體性與短暫性,前旅遊實作(pre-travel practice)是比較隨意、廣泛而長期的。它同時蘊含了行動者主體的想像和慾望,以及形塑這些預期的各類建構(像是經由跨國媒體文本所展現的異地影像、成群的「旅遊專家」所提供大量相關描述和論述,等等)。

有學者批評「凝視建構」的命題太過於結構決定論,使得旅行的實作變得被動甚至靜態,缺乏賦予行動者自身展演、乃至轉化的可能性。Dean MacCannell以「二次凝視」(second gaze)作為Urry的概念增補。所謂「二次」的意義相當微妙,一方面賦予行動者在旅行實作中,其展演性(performativity)和與原建構協商的空間;另方面卻又不毀棄「凝視建構」的框架,進而關注其與時空並進的修正及「再建構」。

◎旅居與日常漫遊的社會學研究

旅居是「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趨勢中日漸顯著且相當特別的一種遷移或旅行經驗。無論是離開原居地到他國暫居一段時間,抑或是頻繁往返於兩國之間,所謂的旅居者(sojourner),一般而言,比觀光客(tourist)涉入異地文化更深,但卻又比移民(migrant)的進入更淺。近十年來雖有一些研究開始對旅居者的流動動機、認同變化等,與傳統移民研究和觀光研究進行比較分析,但其論述大抵都將旅居者「返鄉的預期心理」與「對家鄉的理想化」視為普遍狀態,而反覆重提諸如「旅居者無意融入或被同化至當地社會」的基調。

旅居者的位置是曖昧的,擺盪在短期觀光與永久移民之間,是一種流動而善變的認同。他們某部分像輕盈探訪都會浮光掠影的旅客,某部分又像普通移民在異國城市的邊緣辛苦生活。英國社會學家O’Reilly細膩討論了旅居者的雙元角色(既∕不是旅人,又∕也不是住民),如何在其旅居日常實作(sojourning daily practice)中協商、滑動、反覆重構,此結論與Clifford的核心論述:「旅於居∕居於旅」,相互呼應。